原同济医科大学简介

    同济医科大学是卫生部部属的一所高等医学院校。其前身是德国医生宝隆博士于1907年在上海创立的"德文医学堂",1927年改名为国立同济大学医学院。1951年由上海迁至武汉,同武汉大学医学院合并,定名为中南同济医学院;成立于1900年的上海同济医院迁到武汉,与成立于1866年的汉口协和医院一起,归属学校作为附属医院。1955年,学校改名为武汉医学院,1985年学校更名为同济医科大学。1996年8月,卫生部与湖北省携手共建同济医科大学,梨园医院归属学校作为附属医院。1997年1月,学校通过部、省建设"211工程"重点学科评审。

   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党的教育方针,现有6个学院、12个系(部),开设了9个专业,6个专业方向;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基础,以研究生教育为重点,积极发展成人教育的多学科、多专业、多层次教育格局。并引进竞争机制,严格实行三、五、七学制优胜劣汰,在全国医学院校中率先实行了学分制和本科生导师制。学校建成了2个国家级、3个省级和15个校级重点学科。国家级重点学科外科学(普外·器官移植)是我国最早建立的普外、器官移植学科之一,是我国最大的普外、器官移植实验临床研究中心之一;国家级重点学科环境卫生学,1987年获得全国环境影响评价甲级证书,成为我国高等医学院校中唯一获得这一资格的学科。学校有2个卫生部重点实验室,1所卫生部临床药理基地,12个研究所,9个研究中心,19个独立研究室,80多个教研室,3所附属医院,1所附设卫生学校。中国医学科学院武汉分院、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武汉分院、卫生部德语培训中心设在我校。

   学校现有1位中国科学院院士,正副教授1400余人,讲师1800余人,教职工7500余人;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31个,博士生导师116人,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51个,硕士生导师540余人;设有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在校博士生、硕士生近900人,本科生3500余人,专科生300余人,外国留学生62人,成教学生2000余人。建校以来培养了4万多名医药卫生人才,1981年以来毕业医学博士337人,医学硕士2581人。

   1978年以来,我校已取得重要科技成果545项,有387项(次)科技成果获省、市级以上奖励,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奖5项,国家发明奖1项,卫生部科技进步奖87项,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41项,国家其它部委科技进步奖和湖北省、武汉市科技进步奖253项。我校主办公开发行20种学术期刊,居全国医学院校首位。编写出版200余种参考书、工具书。学校主编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9门,有11门(次)获全国优秀教材奖。我校有800余人(次)担任国内、外学术团体理事(或委员)以上职务。

   学校图书馆现有藏书53余万册,15万余种,2400种杂志;外文期刊有英、德、日、法、俄五种文字。1990年建立计算机管理网络系统,1992年开通NEDLARS国际联机终端,1996年进入国际INTERNET互联网,目前,已具有开展全球E-mail、办公信息、图书馆文献查询、全球信息查询等信息咨询功能。学校拥有1000平方米清洁级实验动手大楼,各项指标均达到国际标准,实验动物学部被指定为湖北省实验动物质量检测站。660平方米的实验医学研究中心,为多学科的研究协作创造了有利条件。

   附属协和、同济医院是全国三级甲等医院,共有病床2600余张,年门诊量超过220万,医疗科室齐全,技术力量雄厚,拥有大型血管造影机、螺旋CT、超导型核磁共振,PCT、ECT、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多功能后装机、伽玛刀、X刀等高精医疗仪器,是规范化的临床教学基地,已成为中南地区乃至全国医疗、教学、科研中心之一。

   我校与德国有着长久友好往来关系,是中国对德文化交流的重点院校之一。改革开放10多年来,先后与德国、美国、日本、加拿大、苏丹、马来西亚、香港、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獐基金会等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40余所大学、研究所、医院和公司建立了校际合作项目关系。1979年以来共派出各类留学人员907人,短期科研合作、学术交流、参加国际会议1590人,授予70余名外国专家、学者名誉博士、名誉教授、客座教授和名誉顾问称号,邀请和接待短期外国访问学者3000余人,培养长、短期外国留学生300余名。

   我校科技开发工作有较大发展,1993年成立了同济科技集团公司。现拥有紧密层、半紧密层企业36个,在全国高校中首家创办了中外合资企业,中日合作同济明治医药有限公司是湖北省第一家合资制药企业。我校还建成了科技贸易三条街,为学校建设"211工程"重点学科和整体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学校注重"两个文明"协调发展,建立和实施了爱国主义教育和德育"十大工程",附属同济医院成为全国十家文明示范医院之一,学校及附属协和、同济医院先后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和"最佳省级文明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