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理工大学缘何形成院士群

一则笑话与两幢院士楼


    新千年前夕,华中理工大学正在庆祝周济教授、刘广润教授当选为新院士。看到眼前容光焕发的“院士群”,记者不禁感慨万千,想起两个有意思的细节。

    1997年底,记者住在华工招待所,每晚为窗外的施工噪声不绝而烦心,一问才知是在盖“院士楼”。校党委副书记刘献君说:“可住8位院士呢。”“8位?”记者对这两栋小楼能否住满大为怀疑。刘书记却满有信心地说:“没问题!”现在果然住满了。

    另一件则是一则笑话。1991年杨叔子当选为院士后,有关部门曾关照华工:“你们千万不要让杨院士坐飞机。如果有什么闪失,岂不是又变成了零。”记者就此事询问杨叔子是否属实。杨叔子说:“虽是江城著名笑谈,但我也的确有几年不敢坐飞机的事。”

    从这两个细节,不难看出华工是怎样地渴盼院士、重视院士了。

超常规措施培养院士


    不同一般的才能和院士不同一般的效应,让华工全校师生为之一震。同时,也使校领导班子产生了以培养、引进院士为突破口,加强学科建设的办学思想。1996年起,以新任党委书记朱玉泉和年轻的校长周济教授为首的新任领导班子更是把这种办学思想发挥得淋漓尽致。他们对全校140多个40岁以下的具有博士学位的中青年教师进行调研,发现大家有一个共同的感受,那就是华工的整体实力很强,但顶尖的大师级学者不多。

    “必须彻底改变华工缺少大师,缺少帅才的局面。”学校很快出台了《师资工作20条》,成立了党委书记朱玉泉、校长周济等四人组成的“师资队伍学科建设领导小组”,一场大规模的“院士工程”在华工悄q悄展开了。于是,一些知名教授、学术带头人在各自的学科领域里快速发展。为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学校采取超常规措施,设立引进人才基金、科研创新基金、基地建设基金等,解决了费用、人员等问题,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这样,在他们周围形成了一个个学术、科研中心,为新院士的培养产生提供了肥沃的土壤。熊有伦教授成为华工的第二位自己培养的院士。

    熊有伦教授的成功让华工的领导们信心大增,一些重点学科的带头人发起了向“院士冲刺”的强大攻势。学校也紧密配合,适时地请相关学科的院士来校讲学、指导,大大加深了院士们对华工的了解,对华工重点学科和重点学科带头人的了解。张勇传教授长期从事水资源、电力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他在水库运行基础理论、规划决策与洪水风险管理、电力系统和水电站计算机仿真控制电力系统工程隐随机机决策领域不断取得重要突破,1997年,他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被誉为中国首席模具钢专家的崔昆教授,也同时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工真是双喜临门。作为华工校长的周济也不甘落后,自己也向“院士”发起了冲击。他长期致力于优化设计、CAD、数控和CIMS技术的研究和工程诮,取得了巨大的的经济和社会效益,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广润在三峡坝址选定中起了关键性推荐作用,他的有关建议被国家采纳。他指导并带领专家组完成了坝区地壳稳定性、水库岸坡稳定性、水库诱发地震等重大问题研究,取得多项突破性成果。1999年,他受聘为华工教授。这年,他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四下合肥请潘垣

    虽然华工自己培养的院士不断增加,但校领导们体制改革认为速度太慢。于是,他们想出了引进院士的高招。这高招的第一步就是四下合肥请潘垣。

    潘垣199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士。他是我国最早从事聚变研究的主要成员之一,也是我国磁约束聚变技术及大型脉冲电源技术的主要开拓者。为了把这个具有独到专业的潘垣院士请到华工来,华工的校领导们以刘备“三顾茅庐”为榜样,演出了现代爱才活剧——“四下合肥”。

    由于潘垣是华工校友,华工领导纷纷发动潘垣的当年同学给他打电话,讲母校的变化,讲母校的事业。未见人先造势,潘垣对母校感情大涨。这时,朱玉泉书记、周济校长、刘献君副书记适时来到合肥,叩开了潘院士的门。当他们发现潘院士的妻子患重病时,诚心诚意地介绍武汉著名的同济医院,希望能够帮助潘院士的妻子到武汉治病,这深深打动了潘院士。因此,第二次下合肥就邀请潘妻到武汉治病了。第三次下合肥,是请潘院士来华工讲学。潘院士感受到了华工的巨大变化。漫步在华工熟悉的林荫路上,他心潮澎湃,决心把自己的后半生献给建设母校的事业。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选择来华工,除了感到这里的领导很开明很团结,小气候很好,可以再干一番事业外,对母校的感情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就这样,1998年,华工从西安聘来了沈绪榜院士,从河海大学聘来了“大坝诊断”权威吴中如院士,从中科院武汉水生所聘来了沈韫芬院士……

“院士群”效应


    “院士群”的形成,已在学校产生效应和效益,一批学科进占高新科技前沿,年科研经费大幅度增长,1999年已达1598亿元,为学科发展产生了新的生长点;同时造就了一批创新人才,形成了学术、科研梯队,还吸引了一批国外学者到学校工作,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纷纷到学校设立基地、中心。

    机械学院目前已有杨叔子、熊有伦、周济三位院士。他们以校内CAD支撑软件研究应用工程技术中心(武汉)、国家数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推广、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绩,荣获1999年度美国制造工程师学会(SME)“大学领先奖”。科技部、教育部、863专家组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们认为:这次获奖,表明我国在世界CIMS的研究、开发和应用领域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水利水电系是在一个教研室的基础上建立的,原来每年的科研经费不到100万元。张勇传教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后,引进了吴中如院士担任系主任,刘广润被学校聘为教授后新增为工程院士,几位院 士的学科形成了水电、水机、工程一体化。他们提出了“数字流域”的新概念,可对一个流域的资源利用、人口控制、环境保护、谅等进行系统工程化开发。一年来,科研经费上升到800多万元,“211工程”项目又拨款1200万元。研究生由过去招7—8名到1999年招60多位,2000年准备招博士、硕士研究生120人。

    沈绪榜院士从事航天制导计算机及其国产芯片的设计工作,他为航天制导计算机的研制解决了一系列难题,创造了多项第一,为航天计算机的发展开辟了新路,大大促进了航天微电子技术的发展。他到华中理工大学图像所工作后,学校给他配备了学术班子,筹建实验室,聘任他担任IC设计中心主任,现正在积极争取国家重点攻关课题。沈绪榜院士说,学校的领导对我非常关心,我有这么好的工作、生活条件,一定要为国家作出更大贡献。

    最近,华中理工大学校长周济院士谈起“院士效应”,他对记者说:进入21世纪,华中理工大学的办学思路确定为:育人为本,三足鼎立。即以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为根本,教学、科研、产业化协调发展。在科研上实施“顶天立地”的战略;在学术和科技上创新,培养出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创造世界一流的科研成果,在世界高新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面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主战场,将科技成果更好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在国家的支柱产业和主导行业中发挥重大作用。学科的发展关键在学术带头人,“院士群”和学术梯队的形成,为实现办学目标提供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