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潮头扬帆竞百舸——华中科大改革发展纪实

67890 发表于 2004/02/24 23:15 华中科技大学校友论坛 (www.hust.org)

加跟贴 发新贴

【光明日报】潮头扬帆竞百舸——华中科大改革发展纪实

发布时间:2004-2-24

经过50来年的建设,华中科技大学已跻身全国重点大学前列。尤其是合校3年多来,综合办学实力得到显著增强:国家重点学科由6个增加到16个;博士点、硕士点分别由74个、121个增加到139个、20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由13个增加到22个;科研经费由2.5亿元增至4.5亿元。多年来,该校在国内期刊发表的科技论文数一直处于全国高校前3名。

让理想插上腾飞的翅膀

2000年5月,原华中理工大学、原同济医科大学、原武汉城建学院合并组建华中科技大学。合校后,学校党委紧紧追踪国际高等教育发展趋势,果断地提出了“国际化”的办学理念,大胆创新、锐意改革,开始了创建国际化、研究型、综合性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的艰难跋涉。

  2000年10月,教育部“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实施标志着华中科大“985”工程正式启动。2001年,教育部与湖北省签署协议,决定重点共建华中科大,教育部将向学校投入重点建设经费3亿元,湖北省和武汉市将通过资金、项目等形式投入3亿元。湖北省、武汉市都分别将华中科大的发展纳入了全省、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整体规划。华中科大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重点支持和投入。该校在创建国际化、研究型、综合性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的征程迈出了更加坚实的步伐。

  谈起“985”工程,华中科大党委书记朱玉泉教授感慨万千。他说:“积极投身‘985’工程建设,争创一流大学,既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又是我们学校多年来的光荣梦想。我校7万多名师生员工都有着早日建成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的强烈愿望,‘985’工程无疑为我们的理想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用一流的学科冲刺一流的大学

  学科是大学最基本的元素,没有一流的学科,就没有一流的大学。华中科大校长樊明武院士有一个鲜明的观点:办一流大学必须走综合化发展之路,但世界上没有任何一所大学在所有学科方向上都达到了一流;对于华中科大而言,必须选准若干个学科争创世界一流,以推动学校整体上水平。

  在“985”工程中,华中科大着重建设了120个学科基地建设项目。该校重点建设了机械工程、材料加工工程、热能工程、电气工程等41个传统优势学科,还对生物医学光子学、神经泌尿外科学等79个新兴学科方向给予建设倾斜。

  为了建设一流学科,华中科大有三大“硬招”——

  第一招是制定了一个高水平、高质量的学科建设规划,突出重点地争创若干一流学科。华中科技大学花了数年时间,反复思考和探索“建设一所怎样的大学”和“怎样建设这样的大学”这两个问题,并进而完善和制定了“学校发展战略规划”、“学科建设规划”和“校园建设规划”。

  在“学科建设规划”中,华中科大确立了既符合世界教育、科技发展趋势,又立足于学校实际的学科发展目标:以文科、理科为基础,以工科、医科和管理学科为主导,以信息学科和生命学科为龙头,建成一流的工科、一流的医科,建设有特色的理科和文科,最终把学校建成世界知名的高水平大学。在具体举措上,学校提出,采取“凝练学科方向、汇聚学科队伍、构筑学科基地、营造学术氛围”来全面推进学科建设,并利用“211”工程、“985”工程建设经费对重点建设的学科给予大力扶持。

  第二招是倡导“学科跳远”,实现学科跨越式发展。作为一所办学历史较短,学术积淀不深的高校,如何才能企及世界学术最前沿?华中科大选择了“学科跳远”的举措,即广纳海内外杰出人才,让这些涉足世界科技前沿的青年学者用新思维改造传统学科,用新模式发展新兴学科和边缘学科,从而实现学科跨越式发展。

  为了加速生命学科的发展,学校聘请了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分子与细胞学实验室主任汪宁博士担任生命学院兼职副院长,密切跟踪国际生命科学最前沿。骆清铭博士从英国回校后,被聘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他积极开展生物医学和光学的交叉,领衔创建了国内第一个生物医学光子学研究所,并获准设立了生物医学光子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第三招是实施机制和制度创新,鼓励和引导多学科实施交叉、融合、综合、集成,发展了一批新兴学科和边缘学科。

  为了鼓励学校的工科、理科和医科尽快融合并产生高水平科研成果,学校于2001年设立了医工、医理交叉基金,每年投入100多万元支持多学科的交叉创新。学校还通过举办“科技鹊桥会”、“成果推介会”等活动,为不同学科的教师开展交叉研究牵线搭桥。

  为促进多学科的碰撞、交融,该校还采取“学科嫁接”的方式,发展了一大批新兴学科方向。新闻学科和信息技术学科联合创办了“网络新闻传播”方向,共建了博士点,近年来,“网络新闻传播”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00%。水电能源与能源洁净技术学科,开展了“数字流域”“数字城市”研究,使得传统的水电学科插上了数字化翅膀。他们建成了亚洲最大的数字化仿真实验室,在三峡工程、清江水电工程等重大工程建设中承接了数千万元的大课题。

  2003年10月5日,投资7500万元,多学科交叉、多院系共建的华中科技大学PE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中心在该校同济医学院落成并投入使用。该中心得到了“985”工程重点投入。这家华中地区首家PET中心可谓“多兵种作战”的大科学平台。它汇聚了华中科大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电力、控制、信息、化学等10多个学科方向及院系的科研力量。有关专家分析,有了多学科“协同作战”,PET中心将在肿瘤、冠心病和脑部疾病等的早期诊断方面发挥巨大作用,从而造福湖北、华中乃至中西部地区的数亿百姓。

  这三项“硬招”带来的是学科综合实力的不断攀升。2003年9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批准,华中科技大学新增4个博士、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1个博士点。至此,该校博士、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由15个增至19个,总覆盖博士点由92个增至139个,硕士点由149个增至200个。虽然该校本次增补博士点的数量与以往历次相比是最多的,但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是优化了学科结构。以往,华中科技大学的优势学科是工科和医科,其中工科的优势学科又集中在机、电两大类上。相比而言,文科、理科、和工科中的土、建、环等学科,较为薄弱,博士点较少,影响了学科的快速发展。而此次增补博士点,最大的收获就是弱势学科的崛起。新增33个博士点中,文科、理科以及工科中的土木、建筑、环境等学科,有21个,约占三分之二。这在学科结构上,意义是重大的。

  文科,本次新增5个博士点,该校文科博士点数量由3个增至8个;理科,理论物理由于聚集了一批优秀人才,因而获得一级学科授权;取得了理科一级学科博士点“零”的突破,化学学科同时增加了两个博士点,也实现了化学学科博士点“零”的突破;建筑、土木、环境等学科在本次博士点增补中实现重要突破。这表明华中科技大学的学科建设已由不平衡发展进入到高水平的均衡发展时期。

  从学校中长远发展战略需要的高度看,该校向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冲刺的学科布局的主体部分已基本完成。

  

人才强校:教师是学校办学的主体

  华中科技大学党委认为,一流师资是办学之主、兴校之本;只要是学科建设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多多益善!如果培养或吸纳了一个拔尖的学科带头人,就很有可能带动一个学科方向、争取一大批大课题,为‘科教兴国’战略作出更大的贡献。

  在这所富有朝气的高校,教师的主体地位得到了空前体现——“教师是学校办学的主体,是学校的主人,更是学校争创一流的主力军”。这已经成该校历代校领导及师生员工的共识。

  在合校前后,学校党委对家当进行了摸底,结果发现:学校师资的整体实力较强,但顶尖的大师级学者仍然不多——这无疑将制约着学科和学校的快速发展。实施“985”工程后,学校感到吸引和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底气更足了。在学校党委的统一部署下,学校有针对性地加大院士及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和引进,并为他们培植成长沃土。2001年,学校引进了中国原子能研究院原院长樊明武院士担任校长。2002年,水文工程地质专家刘广润院士也加盟学校。2004年初,在机械学科建树颇丰的李培根教授又光荣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近几年,学校还采用双聘方式广纳院士,从中科院水生所聘请沈蕴芬院士担任环境学院院长;从西安聘来沈绪榜院士,担任学校IC设计中心主任;从河海大学邀来了吴中如院士,担任水电数字化工程学院名誉院长;聘请方秦汉院士担任土木学院名誉院长,聘请叶朝辉院士担任理学院院长,聘请侯云德院士指导医科学科建设……至此,学校院士数达16人(含双聘6人)。

  据统计,1997年以来,学校共引进数十名学科带头人和500多名具有博士学位的中青年学者。目前,学校近4000名教师中,有两院院士16人(含双聘6人),长江特聘教授12人,博士生导师近600人,教授900余人,副教授1400余人。一支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结构优化的师资队伍正在形成。

  对于许多重点学科及新兴学科方向而言,“985”工程在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人才中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华中科大“985”工程共建设了184个项目,这些重点建设的项目为100多名学科带头人提供了重点经费支持,使得许多新的学科方向的研究能够顺利启动,并结出硕果,还培养了一大批优秀青年学者。

  近几年,学校聘请了骆清铭、徐涛、何光源等留学学成归来的“少壮派”学科带头人出任生命学院领导。他们所在的学科方向都获得了“985”工程支持,获资助420多万元。目前,一大批博士聚集在他们麾下。在英国皇家科学院从事小麦转基因研究的何光源博士从英国来校后,促成了“中英HUST-IACR作物基因工程和基因组学联合实验室”落户华中科大。中英联合实验室项目也被列入了“985”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担负了许多国际及国内的小麦转基因研究项目。由于引进一批杰出人才,生命学院的师资队伍建设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截止2003年底,生命学院教师博士化比例达到61.7%。

  现任计算机学院副院长金海教授是“985”工程建设的最大受益者之一。金海从美国读完博士归国时才30出头。学校在实验室建设、科研经费投入等方面大力支持他的研究,并将金海正从事的“CLUSTER系统研究”、“集群与网格计算”作为“985”工程重点支持的项目。如今,他在计算机系统结构、网络存储等前沿领域的研究居世界先进水平,被评为湖北省“十大杰出青年”,今年还担任了教育部“教育科研网格”项目专家组组长。

  留美博士、同济医院妇产科主任马丁教授,今年年初被聘为“973”计划一项目首席科学家,他牵头的妇产科学学科在妇科肿瘤学、卫生医学、生殖医学等方面形成优势,特别是肿瘤转移转基因小鼠的建立,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构建科技创新体系:“顶天”“立地”促转化

  学校党委在科技创新工作中提出,科技创新既要“顶天”,又要“立地”,还要“促转化”。“顶天”即要瞄准世界科技发展的最前沿,创造出许多有显示度的原创性科研成果;“立地”即要面向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开展横向科研合作,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为了强化源头创新、加强技术储备,华中科大在“985”工程建设中有意识地对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给予了重点支持。从2001年起,学校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给予重奖,每项奖励5000元,引导和鼓励教师从事基础研究。2002年,该校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42项,总经费3275万元,大大超过了2001年的1912.6万元,增长了71%。

  近几年,学校参与并承担了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973”)共11项,其中郑楚光、马丁、罗俊三位教授出任了3个“973”项目的首席科学家。据统计,“863”计划实施17年来,华中科技大学共承担“863”高科技项目150余项,科研经费近3亿元,成为湖北省承担“863”项目最多的高校。这些项目主要集中在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生物医药、能源与环境、新材料等。

  “985”工程孕育出了一大批标志性成果。罗俊教授及其理论物理研究团队取得了国内外学术界瞩目的高水平成果。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用旋转扭秤测光子静止量的新上限》刊登于2003年2月28日出版的美国《物理学评论快报》上。该研究集体被评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批准获建“基本物理量测量”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科技部“引力与固体潮观测台站”。

  潘垣院士领军的电磁物理研究所成绩喜人:承担了国家有关能源模块的研究;4年来在国内外权威刊物发表论文100多多篇;2002年,获科研费600多万元。目前,该研究所启动了三项国际合作项目,即中美共建的TEXT-U开放型聚变实验室,中国-比利时合作脉冲强磁场实验室,国际热核聚变反应堆人才培养基地建设项目等。

  物理电子学国家重点学科,拥有激光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激光加工国家工程中心。该学科将光纤通信作为学科发展主攻方向,取得喜人成绩。2003年获准筹建跨学科、跨专业领域综合交叉型的基础研究平台——“光电国家实验室”。该学科的“基于能带剪裁的SOA理论研究及其应用”获2003年教育部提名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该学科目前承担“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总装备部科研项目等100多项,在研经费达4000多万元。

  5年来,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围绕我国燃煤污染防治的基础及应用研究,承接了大量国家级和国际合作课题200余项,共争取经费4300多万元,其中包括国家“973”重大课题项目两项。该实验室还被国际上权威学者列为“全球16个最有影响的煤燃烧研究基地之一”。

  在2003年3月召开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华中科大一次性捧回了四项大奖,其中包括:能源学院郑楚光教授牵头的“煤燃烧过程中非主量组分的变化行为和氧化亚氮生成规律的理论描述”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材料学院李德群教授牵头的“塑料注射成形过程仿真系统的开发和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同济医学院蔡红娇研究员牵头的“牛黄体外制备技术”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电子系周东祥牵头的“高性能PTC陶瓷系列产品研究及产业化”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一组组数据向我们真实反映了实施“985”工程以来,华中科技大学科技创新工作为“科教兴国”战略所做的贡献:

  ——2000年到2003年的4年间,华中科技大学的科研经费突破了14个亿,其中2002年,该校以3.8亿元的科研经费数列全国高校第4位。

  ——1998年到2002年,华中科大共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21项,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222项。

  ——统计数据显示:2002年度,华中科技大学发表的国内及国际论文数为5528篇,居全国高校第3位。

  

以贡献求发展:在共建中实现双赢

  华中科大在“985”工程建设中,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的宗旨,积极与地方政府加强共建工作,并及时把科技成果应用于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推动了地方经济建设及产业结构调整,同时也进一步增强了学校的综合办学实力。该校实施“两湖两广、江河海港云贵”的横向科技合作战略,大力催生和转化了一大批高科技成果。学校与80多个地方政府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先后设立了华中科技大学深圳研究院、东莞研究院、武汉市华中科大生产力促进中心等。2002年,华中科大的横向科技合作经费达到了15794万元。

  在“985”工程中,湖北省及武汉市对华中科大给予了大力的支持。为了缓解学校建设用地不足的压力,湖北省及武汉市多次在华中科大召开现场办公会,专题研讨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工作。2000年到2003年,在当地政府支持下,国家光电实验室大楼、逸夫教学楼、博士后公寓等一大批基础设施项目得以顺利开工建设。

  华中科大利用学校科研资源,有针对性与湖北省、武汉市及有关企业开展深层次合作,构建“学研产联盟”。在华中科大,教师们有了成果,并不是藏在深闺,而是主动面向社会、切入市场,尽快将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服务国民经济建设——这已经成为学校的传统。

  华中科大的激光毛化技术与设备应用于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批量生产,使我国激光毛化技术研究和应用进入世界先进水平,已生产激光毛化冷轧薄板(镜面钢板)40万吨,新增产值近16亿元,年增加效益1.03亿元。该校开发的激光拼焊技术与设备已在武汉钢铁集团公司冷轧硅钢片厂投入试车运行,结束了国内钢厂在线拼焊设备全部依赖进口的历史,使我国成为继德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可以生产这种大型成套设备的国家。

  近年来,学校已与武钢集团、神龙公司、三峡总公司、三江集团、清江开发总公司等100多家湖北省大中型企业开展合作,完成与企业的横向科技合作项目2400多项,切实促进了学校科技成果向企业的转移。2003年底,华中科大被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科技服务湖北先进单位”称号。

  近些年,华中科技大学科技产业取得了长足进步,探索出一条“产、学、研”协调发展之路。2002年,华中科技大学产业集团实现销售收入6亿元,实现利税6367万元。如今,该校拥有科技企业40余家。其中有若干企业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华工科技”、“华中数控”、“华工图像”、“华工激光”等企业品牌蜚声国内外。这些企业的发展,不仅提高了学校声誉,同时对湖北省产业结构调整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对相关产业的技术进步起到了示范作用。如“华工激光”成为“武汉·中国光谷”的主力,“华中数控”为民族数控产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打造核心竞争力:按照国际标准培养创新人才

  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围绕这一目标,华中科技大学在人才培养及教学改革上推出了一些“大手笔”。

  学校党委认为,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主体和基础,抓好本科教学是提高整个高等教育质量的重点和关键。为此,该校在“985工程”建设中着重突出改善教学条件,加强教学基地建设。“985工程”教学基地建设项目包括教学条件项目5项、教学实验项目44项。这些项目的实施使学校的教学实验条件得到较大的改观,为本科生提供了良好的教学条件,同时,通过实施“新世纪教学改革工程”,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取得了预期的成效。

  为了改善基础实验教学条件,该校着重加强了“计算机开放实验室”、“语音教学设备等设施建设”、“物理实验教学”、“现代化学实验教学基地”等项目的建设,使基础课程实验教学设施形成规模,实验教学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外语系“语音教学设备等设施建设”项目,完成了较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语音室、大型外语电子素材库——外语自主学习中心、外语广播电台、教学局域网、非线性音视频编辑系统等建设,成为全校5万多本科生和研究生学习外语的优良教学培训基地;“现代化学实验教学基地”对基础、综合实验进行了大力改革,开出实验达181个。

  学校积极投身教育部“新世纪教学改革工程”,获准立项的教改项目有12项,项目数居全国高校第二位,获资助金额居第四位;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6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在国家级“十五”规划教材建设中立项46项,居全国高校第五位,已有56种教材进入教育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该校在2002年国家级优秀教材奖评选中,获一等奖5项,二等奖5项,排名全国高校第六位,学校还先后启动了308种教材的编著出版工作,促进了学科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

  为了构建灵活的选课机制,2003年,学校决定在信息学科大类、机械学科大类9个院(系)的12个专业中试行以选课制为基础的学分制改革试点。通过制定学分制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学分制选课办法、学分制学籍管理条例、学分制学生学业指导办法和学分制学费收取办法,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构建具有弹性的教学管理制度,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和更大的自由空间。

  学校在教学国际化方面的探索不遗余力。学校从2001级开始,对6个班(5个专业)进行全英语教学试点。2002年在此基础上继续对2002级7个班(5个专业)进行全英语教学。同时从全英语教学试点班入手,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引入国外先进教材,探索新的教学管理模式。除全英语教学试点班外,学校要求每个专业有6—8门课程引进国外先进教材,使用英语(双语)讲授,迄今为止,全校采用外文教材和使用英语(双语)讲授的课程已达70门。在大学英语教学方面,该校实行“两阶段教学,三个突破点,四年不断线”和新的教学基本要求,本科生大学英语四级一次性通过率达80%以上。

  华中科大还大力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加快现代网络教学资源建设。我校采用多媒体教学课程已达课程总数的一半以上,实现了“理论力学”、“测试技术”“C语言”等21门课程上网运行。

  为了激发教师育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华中科大还组织实施了教师教学岗位聘任制。学校先后在数学系、物理系、化学系、外语系、机械学院等8个单位开展了主讲教授、主讲教师和课程负责人聘任制的试点工作。

  在研究生培养方面,华中科大推出了独具特色的“导师负责制”。研究生的导师既在学术上为学生引路,还从做人上为学生导航,将教书和育人紧密结合起来。研究生的培养和导师及课题组的科研任务紧密结合,使得研究生很快就能将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结合,从而做出了大量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从1999年到2003年,该校共有6名博士生的学位论文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在2002年全国研究生院评比中,该校研究生院名列第六。

  

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创建优质的硬件平台

  该校的“985工程”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包括两大部分:校园计算机网和图书馆文献保障与资源共享体系。

  在“九五”“211工程”建设的基础上,实施合校后校区间的连网工程和大学生宿舍连网工程。校区间连网工程的建设,实现了校区校园网千兆互连,全面促进学校的网络化、数字化,使办学资源实现共享,大大提高了教学、科研和办公效率,节约了办学成本。实施大学生宿舍连网工程,建成了高性能、千兆宽带的学生宿舍网,使主校区所有宿舍连入校园网,并安装了新的安全的邮件系统、多路视频监控系统和BBS服务器建设,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网络学习环境。现在主校区22580名学生可在学生宿舍上网,BBS注册用户已高达近4万个。  

  图书馆文献保障与资源共享体系建设以“九五”“211工程”建设的图书馆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和服务器为基础,初步实现了学校图书馆从传统向现代化转变,基本实现了文献信息工作与国际接轨,与国内外文献资源共享,使教师和学生能够通过网上查询,提高文献信息获取能力,从而提高教学、科研和学习水平。建设成效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把各院系图书馆藏资料与学校图书馆连网,让更多的人利用这些资源,充分发挥现有资源的作用,产生了更大的效益;第二,通过图书馆网络建设,使文献资源布局更合理,品种增加,从而扩大了文献资源,使我校学科建设的文献需求满足率中文达到90%以上、外文达到80%以上;第三,大大加快了数据库建设的速度,节省了许多人力和时间,也提高了数据库建设的质量。

加跟贴 发新贴校友论坛索引首页

Powered by AFpost Thu Dec 27 23:23:25 2018.